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城鄉 、區域與發展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開課學期
109-1 
授課對象
理學院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授課教師
洪廣冀 
課號
Geog2014 
課程識別碼
208 2681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地理3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1Geog2014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1984年,解嚴前三年,臺大地理系教授張長義與王秋原,連同密西根州立大學地理系的Jack F. Williams教授,在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上發表一篇題為 “Land Sattlement and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from Taiwan” 的文章。該文係以大甲溪上游集水區為例,著重在退輔會(或者說蔣經國)主導之榮民安置、高山果樹栽植與梨山賓館的發展計畫,如何釀成土壤流失、原住民保留地流失與縮短德基水庫使用年限等環境與社會問題。在結論處,他們向英文世界的讀者表示,「台灣政府沒膽〔原文為“no stomach”〕採取較嚴厲的措施,像是強制驅離非法墾民,或是嚴格取締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才會讓發展走入死胡同。現在為時已晚,他們寫道,除非市場力量導致的氣候變遷(從今日眼光看來,三位老師真是先知,在36年前便已預知市場推動的氣候變遷),讓臺灣高山地區再也不能栽植蘋果,否則墾民絕不會放棄他們佔有的土地。可能是基於如此悲憤與遺憾的心情,三位地理學者決定寫下這故事,供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為鑑。

對地理學者而言,「發展」一直是個棘手的詞彙。一方面,地理學者曾經的拿手好戲便是把世界分成各種區域,然後按照某種彷彿可放諸四海皆準的量表,將各區一一排入一條發展序列中,彷彿所謂「第三世界」只要投以適當藥方,便可發展為第二與第一世界。另方面,當發展釀成嚴重的社會與環境後果時,或許因其兼顧社會與自然科學的訓練,地理學者往往又是最早跳出來批評的一群人。

在今年城鄉、區域與發展的課程中,我們將娓娓道來地理學與發展的恩怨情仇。主要的讀本有兩本。分別是A. Pike等人撰寫的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7) 與簡旭伸與王振寰老師主編的《發展研究與當代臺灣社會》(2016)。在第一本書中,我們將知道當今歐美地理學界如何看待發展;在第二本書中,我們將知道這些歐美概念,在經過適當修整後,既可以幫助我們看清臺灣社會在追求發展時遭遇的問題,而臺灣經驗也可反過來為發展研究做出貢獻。

在課程要求方面,本課程有一次期中考(30%),四次期中作業(各10%),以及期末報告(30%)。這些要求可以期中考(11月17日)為分水嶺,分成兩部分說明。在第一部分中,同學應當熟讀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的指定章節,這些章節會構成期中考的主要內容。在兩次期中作業中(10月6日與27日繳交),同學應以組為單位,繳交兩部四分鐘左右的影片,以自己偏好的手法與熟悉的內容,說明歐美地理學者提出的理論概念。在期中考後,我們開始閱讀《發展研究與當代臺灣社會》。該部分的期末報告是希望「每位」同學繳交一份八千字到一萬兩千字的非虛構作品。「每位」同學必須結合史料、舊照片、訪談、參與觀察等方式,試著說明,某個或某群有血有肉的人,是如何體會與理解發展,發展對於他們,有何意義。地理學,追根究底,是書寫大地的故事。當同學正要一窺地理學之堂奧的時點上,我們將與這地理學的技術與藝術,正面對決。

就以前面提到的大甲溪上游發展計畫為例。我希望,在批評政府沒膽的同時,同學也可以設身處地地想像,那些被送到大甲溪上游開墾的老榮民,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基於什麼樣的動機,為了怎樣的未來。他們真的是自願的嗎?他們是否在平地社會受到歧視,身無一技之長,在林中開墾,種些生計作物,又會被林務局以濫墾之名起訴,無奈之餘,只好依附在退輔會之下,在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種植著他們自己不熟悉、沒興趣也買不起的蘋果跟水梨?

期中考作業後的兩次期中作業,目的便是讓同學能循序漸進地完成自己滿意的作品。一次(12 月1日)是請同學繳交大綱,第二次(12月22日)為試寫。

這樣課程的規劃,不是我自己一人可以完成的。我夢想這樣的課程設計,但心有餘而力不足。雖說我一直嘮叨,地理學是書寫大地的故事,但我的專長其實是寫地理學史的「論文」。所幸,在今年的碩士班成員中,我們系有了三個生力軍。一位是徐振輔,台大昆蟲系畢業,左手分類象鼻蟲,右手寫小說與自然寫作。第二位是陳怡君,台大中文系畢業,是專業的外文書編輯。第三位是邱睦容,成大歷史畢業,是深耕台南、善用歷史地圖做田野調查的地方文史工作者。

還記得,上屆主授城區發的徐進鈺老師,曾跟我說,地理學要學好,馬步就要蹲好,而他希望城區發就是個蹲馬步的課程。有了三位助教的專業協助與指導,我相信,這堂課會延續過去城區發的優良傳統,不只馬步會蹲好,十八週過後,可能讓各位同學站都站不起來。 

課程目標
本課程內容分成三大部分:
1.瞭解「地方與區域發展」的意涵、理論、體制,以及相關西方經驗。
2.瞭解台灣空間規劃體制與方法,並且對於現行台灣特定區域與空間發展個案進行討論。
3.研析未來可能之科技變遷與社會變遷,探討台灣特定都市或區域之未來總體發展或特定議題之策略性規劃構想 
課程要求
1. 團體小組作業(分別於10/06、10/27繳交一支四分鐘長影片,一支影片各占10%,共20%)
2. 期中考(30%)
3. 個人作業(分別於12/01繳交期末題綱,12/22繳交期末試寫,一份作業各占10%,共20%)
4. 期末報告(於期末繳交8000-12000字非虛構作品,共3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Pike, A. and Rodríguez-Pose, A. and Tomaney, J.(2017)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Routledge.
簡旭伸、王振寰編(2016)《發展研究與當代臺灣社會》。新北:巨流圖書公司。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5  《發展研究與當代臺灣社會》導論 
第2週
9/22  Ch1 導論:地方與區域發展(p.1-17)
Introduction: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第3週
9/29  Ch2 什麼樣的地方與區域發展,發展又是為了誰?(1)(p.18-39)
What kind of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for whom? 
第4週
10/06  Ch2 什麼樣的地方與區域發展,發展又是為了誰?(2)(p.39-56)
What kind of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for whom?(繳交作業一) 
第5週
10/13  Ch3 地方與區域發展的概念及理論(1)(p.57-83)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第6週
10/20  Ch3 地方與區域發展的概念及理論(2)(p.83-105)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第7週
10/27  Ch3 地方與區域發展的概念及理論(3)(p.105-129)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繳交作業二) 
第8週
11/03  Ch3 地方與區域發展的概念及理論(4)(p.129-150)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第9週
11/10  Ch4 制度、政府以及治理(p.151-177)
Institutions, govermnent and governance 
第10週
11/17  期中考週(考試) 
第11週
11/24  第二章 國家與後進發展|許甘霖、王振寰
 
第12週
12/01  第四章 新都市:超越空間尺度的城市研究之開展|戴伯芬
(繳交期末作業提綱) 
第13週
12/08  第五章 社區發展與治理創新|湯京平
 
第14週
12/15  第七章 區域經濟整合:從全球化到區域化|童振源
 
第15週
12/22  第八章 技術變遷:後進國家的技術學習|陳良治、朱凌毅
(繳交期末作業半成品) 
第16週
12/29  第九章 勞動參與:發展變遷中勞動者的角色|黃德北
 
第17週
1/05  第十章 臺灣農業與鄉村的困境及其出路|徐世榮、李展其、廖麗敏
 
第18週
1/12  期末考週(繳交期末作業)